第三十一章 自知之明_我的书友龙傲天
笔趣阁 > 我的书友龙傲天 > 第三十一章 自知之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十一章 自知之明

  十二年前,一位名叫杨瑛的武三代来到临县创业。

  百花谷飞速崛起。

  直接就把临县的友商压得喘不过气。

  不过还好还好,我大齐的武者,但凡是年纪大些的,因为见过世面,所以都有一个特性,那就是懂人情世故。

  所谓江湖上的人情世故,无非是沉住气、看得开、怂得快。

  所以百花谷立派之后,吴畏前后打听了一圈,便知道了厉害,根本不用杨掌门教他规矩,他就已经在考虑怎么当狗才能多喝几口汤了。

  于是,根本没有发生任何冲突,吴畏便摆出一副甘附骥尾的模样,处处隐忍退让、伏低做小,百花谷在临县的任何事务都全力配合。

  这便是人情世故的好处。

  普通的猫头鹰见到凤凰飞过,会以为对方来抢自己的死老鼠,而吴畏看到凤凰飞过,却扔掉爪中的死老鼠,毫不犹豫地跟在凤凰后面、为其护航。

  于是凤凰也给了他一点残留的练食和醴泉。

  所以,铁线门在他六十五岁时晋升二乙门派。

  按照门派发展的客观规律,这本应是他七十三岁后才可能发生的事情。

  这么懂人情世故,他对李白龙的态度自然极好。

  ——毕竟吴畏曾在甲级宗门里读过研,还参过军,又做过访问学者,他知道真正的天才是什么样的。

  两边见礼完毕,李白龙看一眼吴畏身后的少年。

  那少年十三四岁的样子,却已经筋骨有力、肩宽背阔,眼神湛然有光,肩上的扁担弯如弧月,他看着却毫不吃力,显然底子打得很好。

  只是看着一派单纯无邪,望着李白龙,满眼都是好奇。

  一副还没有被这世道欺负过的样子。

  李白龙指了指他的扁担,笑问道:“世伯来取皇粮?”

  “人老力衰,领些嚼谷,胡乱度日罢了。”吴畏抚须道,“我老矣,今生不做他想,儿孙天资有限,只望这曾孙争气。”

  他说完,便朝着挑担的少年说道:“阿生,给武魁叩头。”

  少年明显有些不太情愿,但碍于曾祖的威权,还是乖乖舍了担子。

  “世兄免礼。”

  李白龙阻止了他。

  少年就坡下驴、顺势没跪,并投来感激的目光,因为自尊得以保留。

  而因为没有受这一礼,李白龙自然也免掉了将来照拂一二的道义。

  两人都觉得自己赚了。

  吴畏老爷子不这么认为,但他毫无办法,不过老人做事讲究火候和分寸,他岔开话题,问道:“武魁是来拜访县尊的吗?”

  李白龙答道:“我找冯国忠有事。”

  冯国忠乃是本县县尉,总管临县武事,实权在握,乃是县衙二号人物。

  尤其本县县尊还是文举出身、熬资历熬出来的吏转官,平素便被功勋武官转业的县尉轻视和压制,这县衙中谁说话最响,那还真不好说。

  吴畏刻意结交、着实巴结了县尉大人数月,才让对方对他的称呼从“吴老前辈”变成了“吴老哥”,勉强论上了交情。

  而这般出身边军、久经战阵、与县尊分庭抗礼的豪杰人物,在李白龙嘴里,只是轻飘飘的“我找冯国忠有事”。

  些许感慨只是升起一瞬,便立刻烟消云散,吴畏客气道:“可有用得上铁线门的?敝派门众武功不成,但跑腿打杂还是得用的。”

  李白龙很礼貌地致谢:“若有所需,一定相求。”

  吴畏知道这是客套之言,不过江湖嘛,本来就是互相客气客气,对话已至尾声,他又问道:“解元郎,明年便要进京入试了?”

  李白龙答道:“大宗师说我武道火候已成,自古无场外的武进士,如不进京考上一考,如何甘心?”

  吴畏听得这话有点怪又有点熟悉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c1rp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c1rp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