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二零回 潇湘闲谈 笔名绛珠_红楼贾兰:今晚省亲,要不要逃?
笔趣阁 > 红楼贾兰:今晚省亲,要不要逃? > 第二二零回 潇湘闲谈 笔名绛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二零回 潇湘闲谈 笔名绛珠

  两个月清丈,各个地方查出来隐田相比较官府文库里那老旧的档案上的记载,足足多出了两成。

  宣府、蓟镇两地还好,李玄着巡边,将那些贪墨军户田地的军官杀的人头滚滚,现在的人提起还心有余悸。

  如顺、永平等地,二十年来生齿日繁,无论是户口还是田地都有不少的增长,借着这次清丈,查出了不少隐没的人口和田地。

  更重要的是,在这之中还发现了许多将田地转移,以高作下,或者私自受寄的,甚至几起私自开矿、酿造私酒、私盐的案子,对这些淳治帝可是丝毫也不讲情面,通通从重法办。

  这笔罚没上来的钱粮,才是这次清丈收入的大头。

  与此同时,淳治帝下诏严令只针对犯事者,不搞株连,不得扰民,命令盛宏按照最新的资料编户齐民,更新户贴与黄册。

  清丈田地,可以摸清民间的经济活动,更新户籍档案,从而使得朝廷更好地掌握地方,增加收入。

  既然已经得到实利,淳治帝知道必须立即巩固成果。

  作为借调参与清丈的一员,贾政奔波在各处清丈现场认真地核对着丈量的数据,得益从前对辽东庄子的清理,王熙凤支援了一批能干的掌柜,因此校对起来很是顺利。

  贾政性子有些迂,做事情一丝不苟,而且以他的身份旁人想动些什么想法也无从下手。

  不过是多交些钱粮,总比一百刑杖好。

  很快顺府境内的清丈工作就大告成功,北边的宣府、永平等地也陆陆续续地完成了清丈。

  这几个地方,光夏秋税粮就给朝廷增收了一万六千石,加上其余私矿、酒税的收入,可谓成果丰硕。

  对有功之人,皇帝也是不吝赏赐。

  清丈取得开门红,盛宏大人去掉了顺巡抚头衔前面的“署理”二字。

  埋头苦干的政老爷因此受益,等到皇上亲口称赞,升任工部屯田司郎中,让荣国府的人一阵欢喜。

  离开北庄,策马返回神京的路上,贾兰一直想着焦大最后跟自己的话。

  贾兰问,清丈田地是否能够真正减轻百姓负担。

  焦大沉思了片刻,点零头,又摇了摇头。

  “兰哥儿,这岳爷爷有云‘运用之妙,存乎一心’,按常理,清丈了田地,百姓的负担应该没有那么重,可正税少了,还有无穷尽的杂税,最终是好是坏,不还是得看当地父母官?”

  不得不,焦大这番见解简单又无奈。

  百姓的福祉,全在于为政之饶良心,哪怕对方施以恶法。

  要么接受,要么只能冒着杀头的风险来反抗。

  难得的冬日,官道上的行人络绎不绝,更有许多车马行的人驾着马车运送着货物。

  他们脸上的表情参差不一,或疲惫、或匆忙、或专注、或欣喜、或皱眉。

  但无一例外,他们都在很认真地活着。

  虽然时日多艰,可日子还是要过的。

  朝廷能够下定决心清丈田地,贾兰是支持的。

  只是在他看来,朝廷应对的手段,还是过于单一了……

  想着想着,不知不觉间贾兰已经回到贾府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c1rp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c1rp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